100709lmyhh33ad3anuaqm.jpg
重读《走出非洲》。
相比于电影版的走出非洲,我其实更喜欢文字版的,就像大部分由名著然后翻拍电影的所有作品,我的喜好大都如此。倒并非电影版不好,相反,如果从未读过文字版,很多电影特别棒,但我从来都偏爱文字,这,只是个人爱好而已。
文字在我的心里有着无边无际的张力,我在看到那些字后,头脑里就有了自我导演的一部电影,有着自己的理解和偏爱,带着个人情感和底线,不能说好,只是比较自我罢了。但是很多时候,看看电影也能感受到更多层次的内涵,因为一本书,任谁看都能看出他自己的情绪和情感。
这本书每次读起来都觉得舒服极了,那种感觉就像坐在非洲空旷的草地上听卡伦在对面和自己轻轻聊着天。
今天读的几段里,她讲戴尼斯的一篇印象深刻。戴尼斯,一个流浪世界的旅客,只做自己喜欢的事儿,不逾矩,嘴严谨不滑头,而且,喜欢听故事。
听故事这事儿听起来好像人人都喜爱,然而我们静下来好好回想自己日常,大部分人总是喜欢嘴巴不停的说啊说,急于去表达自己的观点,急于把自己的故事讲给别人听,而真正有人要跟自己讲讲什么的时候,却往往少了太多耐心,眼睛里也不再有光亮。当然,还有一部分人听到对方悲惨的事情才有兴趣听下去......
卡伦说,非洲的土著不识字,却依然保持了[听]的艺术,哪怕只是开一个头:从前有个人,走在草原上,又遇到了另外一个人……就能把许多土著吸引过来,他们的心很容易就开始运行在草原上那个人不可卜测的命运轨道上。这样的开头若放在我们身上,已经变的毫无吸引力,很多人的关注点更多都在自己身上。
然而,我们的身边,很多人总是说喜爱读书,却其实往往是因为丢失了[听]的艺术和本能。读书和听是完全不矛盾的两个知晓这个世界的方式而已,但现在的我们惯于用眼睛摄取对外界的印象,然而眼睛却总是骗人的,但我们甚至已经习惯了被骗而不自知。
用耳朵看世界,一片空寂,空中有觉,遍满虚空觉。
用眼睛看世界,一片实在,到处是阻碍,无法穿越。
以前对这句话就深有感触,就像自己躺在藏地高原的草地上,躺在印度洋夜晚的海边,闭上眼睛坐在南极冲锋艇上,躺在喜马拉雅观景台的躺椅上……时,用耳朵聆听到的世界那么遥远深邃空旷无边无际,那么那么美,动人心神却心性安定。
以前我还不是那么懂的这句话,但在读到卡伦的这段话时突然了悟,头脑中瞬间想到了这句话。
我们该重拾[听]的本能,这实在是一件无比美好的事情。我从来就不敢尽信眼睛看到的东西,也从来都觉得我们的眼睛看到的东西狭隘片面又肤浅。所以我也才说,读书和听是真的不矛盾的事情, 文字的无比张力可以让我们的灵魂随着作者旅行,并且加入自己的故事所思所想有自己导演出的剧情,而听的艺术却可以更广泛,听别人直接告诉的故事,听大自然的声音……
面对自己的家人也好,朋友也好,陌生人也好,甚至面对自己,试着用带笑的眼睛面对,然后给对方时间和耐心,用耳朵听一听。
聆听不止是听那么简单,用心聆听才可以,可以分享对方的喜悦,也可以分担对方的苦痛,也哪怕只是听着,什么都不需说。
做一个倾诉者容易,做一个聆听者却不简单。
但,我愿意去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