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华人网 | 非洲华人论坛 | 非洲华人微信群|非洲投资 | 非洲旅游

 找回密码
 注册为非洲华人网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52|回复: 3

非洲国家阅兵趣事:参阅士兵枪托刺刀被碰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8 10:24:52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上,凡是能够独立支配自己主权的国家,在国庆时都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而阅兵几乎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节目。非洲国家也不例外。
  因工作关系,笔者作为友好使者曾获得了一项特殊允许,亲眼目睹了坦桑尼亚的国庆阅兵。
  坦桑尼亚军队是一支黑人组成的军队,它也是黑非洲世界中最具代表性的一支军事力量。由于独立前是英国殖民地,如今坦桑尼亚阅兵的步法、分列式的花样和统帅检阅的方式等都保留着“日不落帝国”的原汁原味。不过,作为全球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坦桑尼亚组织国庆阅兵时自然不可能像大国那样豪华。
  自造“食堂”与“特殊伙食”
  在非洲50余个国家中,坦桑尼亚算是较为贫困的。比较大的重工业也就是全国从南到北建立的几水泥厂,它们为该国的建筑行业提供几个牌号的水泥。
  因经济落后,坦政府每年用于军事上的投入非常有限。进入本世纪后,它的军费实际上是不断下降的。因此,坦军经常捉襟见肘,某些必要的军事活动常常因经费问题一推再推,甚至不得不取消。每年例行的军队阅兵游行训练也总是受到影响。
  由于坦桑尼亚武装力量的总体规模非常小,不可能抽调很多兵力组建阅兵方队,于是阅兵人员全部来自于驻其首都达累斯萨拉姆的部队。他们白天训练,晚上返回驻地担任各种警戒任务。参阅人员并没有形成一个特殊的群体、也没有享受特殊的待遇,只不过是把白天的训练内容改为阅兵而已。
  虽然阅兵部队只有几百人,但这些人的吃喝保障仍非常紧张。效仿英军模式,坦军早晨起床后吃早点,上午十点钟左右吃早餐,下午两点左右吃午餐,六点左右吃晚餐。不难看出,一天当中进餐的次数还是比较多的,但伙食却很简单。士兵每周见不到什么肉,军官能吃到肉的次数也很有限。他们基本上只吃土豆、西红柿、黄瓜等。因每天每人的伙食费很低,加之市场上的蔬菜品种极为有限,坦军部队官兵的伙食保障实属不易。
  阅兵训练地并没有建立专门的食堂来提供伙食,官兵们自造的“食堂”很简单——用几根木棍支起一张镀锌铁皮,再用几张旧铁皮围起来,里面用石头架起来几口大锅,这就算一个灶间了。他们做饭烧的不是电,也不是天然气,而是木柴和木炭。这种景象大有行军打仗“埋锅造饭”之势。这种烹调方法,是为了炖土豆、西红柿之类的。而黄瓜与毛葱之类的东西都是生吃。大米饭基本上是就着土豆与西红柿汤一起吃。当然,这算是正餐了。
  参阅人员只有中午一顿伙食在阅兵场吃。有时,这惟一的一次特殊伙食也只是每人两块面包、两根香肠和几瓶矿泉水而已。
  不分高低贵贱
  笔者印象最深的是,坦桑尼亚国庆阅兵时表现出来的平等性体现在各个方面。
  阅兵是在国家体育场里进行的,士兵方队和参加游行的群众队伍都要绕着跑道展示自己的风采。大致说来,两类方队绕行跑道的时间相当,这体现了“军民平等”。
  从参阅士兵队伍的组成来看,坦桑尼亚的强力部队都派出了自己的方队,其中包括军队即国防军方队、国民服务队方队、武装巡警方队、警察方队和狱警方队等。各单位一般都派出一个方队,只有陆海空三军各出两个方队,这是军队相对于其他强力部门的特殊之处。
  在电视画面上,人们并不能分辨出参阅人员年轻还是年老。但实际上,组织者并没有挑肥拣瘦地只留下年轻人。由于坦军实行职业化,很多士兵可以服役到51岁左右,参阅方队中超过35岁的士兵还是大有人在的。其中笔者结识的一位陆军军士长就已经43岁了。
  在坦桑尼亚军队里,男女是绝对平等的。他们认为,男女同酬,必须同工。比如,站岗值班对男女士兵一视同仁,休息时,女兵与男兵一样,也在外面搭个帐篷,这在某些国家是不可想像的。从性别上看,参加阅兵的男女比例大致相当,他们在同一个阅兵场训练,口号声时常交织在一起。
  脚尖踢到与腰同高
  坦桑尼亚的阅兵训练通常在热季进行,而军队高层只给参阅方队很短的时间进行训练。非洲本来就热,加之时间短、强度大,训练的辛苦就可想而知了。
  男士兵基本上脱去外衣,只留下短裤,几近裸体程度进行训练。由于营养不能及时补充,他们每次训练下来都筋疲力尽。坦军女兵绝大部分是已婚的,而非洲女性一般婚后都会发福,因此参阅女兵基本上都是属于“肥胖型”的。她们与男兵一同训练,衣服几乎全都湿透了。
  坦军的正步步法与中国有些不同。他们的要求是,一条腿踢出时,两腿的夹角要大于90度,形成一个钝角,这样踢起来的脚尖就几乎达到了与腰同高。这对女兵来说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快速通过检阅台时,要以这种步法走上100米。
  笔者发现,参阅女兵在练习这种步法时花费的时间最多。训练时,个别“肥胖型”女兵自己偷偷地练习,有的女兵甚至在早餐后仅有的几分钟时间里也要练上几步。
  其实,无论男兵女兵,既要参加阅兵训练,又要担负日常的战备和警戒,任务十分繁重,很多士兵都会支撑不住。2007年的阅兵仪式上,总统国庆讲话刚开始,一个士兵就倒下了,过了一会,又一个士兵倒下了……戴着红十字袖标的医疗救援人员不断穿行于阅兵队伍之中。当时,看台上的观众已经不再注意总统在讲什么了,而是在数有多少个士兵“站着进来,躺着出去”。
  枪托丢了!
  由于国家体育场面积有限,参阅方队要通过主席台两次,一次是慢速通过,一次是快速通过,以烘托阅兵的热烈气氛。
  训练中,慢速通过主席台时,阅兵方队步伐比较柔和、细腻。每个参阅人员走出的步伐幅度也不是很大,看起来像电影或电视中的慢动作一样。此时操枪和出枪动作也做得非常标准到位。快速通过主席台时,各方队就开始紧张起来。毕竟训练的时间短,有的士兵与相邻士兵的动作开始出现不一致,甚至互相“打架”。队伍中只听得稀里哗啦声不断出现,枪与枪的撞击频频发生。
  笔者看到,有一次训练时,当步兵方队快速通过主席台时,一个士兵因操枪动作用力过猛,他的枪与相邻伙伴的枪撞在了一起。结果,这位士兵的木质枪托被打折、刺刀被击落,可他仍然端着这只无托、无刺刀的“枪”走完了阅兵全程。
  其实坦桑尼亚的工业水平比较落后,武器装备基本依靠外援,挡次参差不齐,既有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武器,也有一些现代化的装备。这次阅兵,坦桑尼亚并没有专门配备新式武器,或许也是出于节俭考虑。
  疯狂的“汽油桶”
  坦桑尼亚是一个歌舞的国度。每当夜幕降临,酒吧开始营业。为招揽生意,酒吧一般都允许自备乐器的乐队演奏。这些乐队的“乐器”很简单也很特别,大多是由汽油桶改装而成的,人们通常称他们为“汽油桶乐队”。这是非洲的一大特色。
  坦桑尼亚武装力量也组建了自己的汽油桶乐队,他们活跃于各种开幕式、欢迎会、酒会、宴会、甚至国家领导人举行的国家级欢迎仪式上。温家宝总理2006年访问坦桑尼亚时,坦方就派出了汽油桶乐队到机场和下榻的宾馆演奏乐曲以示欢迎。
  坦军的汽油桶乐队主要是由国民服务队来组建的,但似乎是官方乐队。这支乐队也是每年国庆阅兵时演奏的主角。它是第一个进入国庆阅兵现场的,也是最后一个离开的。
  阅兵当天,整个阅兵式的第一个节目就是上百人组成的汽油桶乐队进入国家体育场。在指挥的引导下,庞大的乐队浩浩荡荡地演奏着“打击乐”。“乐器”不同凡响,演奏出来的乐曲也铿锵有力。
  在汽油桶乐队的伴奏下,参阅方队按顺序依次进入国家体育场。每当一个方队进来,乐队就演奏一支与该方队相配的新乐曲。而现场观众则随着乐曲狂吼或吹出尖锐的口哨声,气氛不断出现高潮。人们的情绪一直高亢,有的观众甚至不顾警察的阻拦,跳进栅栏向参阅方队致敬。
  整个国庆阅兵仪式中,汽油桶乐队一直演奏着各种乐曲,有坦桑尼亚国歌,有坦军军歌,还有一些革命歌曲。当天,坐在坦桑尼亚国家体育场里,旁边的一位该国大学生告诉笔者,“这是我第一次有机会亲眼观看国庆阅兵式的现场,也是第一次亲眼看到这么恢宏的场面”。他很激动,一边观看一边跟着汽油桶乐队哼着歌词。他哼唱的是当地语言斯瓦希里语,具体内容笔者就不得而知了。
  总统的特别线路
  由于国庆阅兵在国家体育场里举行,这使得坦桑尼亚总统、武装力量总司令基奎特的“表演”与其他国家明显不同。
  阅兵方队全部就位后,总统从主席台后面的专用通道进入体育场。然后,在国防军总司令的陪同下,基奎特坐着敞篷汽车绕场一周,向参加国庆阅兵仪式的来宾和观众致意。之后总统回到主席台前下车,接受受阅方队指挥官的报告与请示。
  受阅方队以主席台中线为基准,分为左右两大部分站立在草场上,每个部分有多个方队。但这种队形给总统的检阅路线出了难题。
  于是,在总统前方约10米左右,有两个引导仪仗兵前行引导,后面是总统,他的侧后方是国防军总司令,再往后10米左右又另外有两个仪仗兵跟进。总统所走的检阅路线基本上是一个S型。在检阅过程中,总统要向每个方队的军旗敬礼。所以,整个检阅过程看起来很漫长。
  检阅完毕后,总统回到主席台,分列式开始。这时总统站起来接受通过主席台的每个方队所行的注目礼。每经过一个方队,总统都要用斯瓦希里语喊一句问候语。在坦桑尼亚,官方通用语言为英语和当地的斯瓦希里语。在国庆阅兵这种重大场合,总统讲话用的是斯瓦希里语。虽然语言不通,但笔者看得出,每当总统问候受阅士兵时,他们的情绪非常高昂,步伐非常有力。

发表于 2015-11-8 11:07:14 |显示全部楼层

(4).gif

(4).gif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8 11:49:31 |显示全部楼层

(13).gif

(13).gif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8 13:29:06 |显示全部楼层
有意思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本版积分规则

非洲华人网站版权所有 www.chineseinafrica.com
免责声明:非洲华人网所有帖子均由网友自行张贴,文责自负,其内容不代表非洲华人网的观点和立场,
版主及非洲华人网对其内容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原作者或其版权拥有人拥有版权/著作权。
如果作者来函不同意将其作品张贴在本论坛,版主会尊重作者的意愿取下其作品。
版主保留删除有损本论坛健康的帖子的权力。
chinaafrica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