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华人网 | 非洲华人论坛 | 非洲华人微信群|非洲投资 | 非洲旅游

 找回密码
 注册为非洲华人网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91|回复: 1

埃及印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6-5 05:16:53 |显示全部楼层
埃及人给我的总体印象是很热情,聪明,能说会道,但是比较慵懒。  

  当然了,不同的人对埃及人有不同的看法。如果你是游客,又不好运碰到一些难缠的人,那么你对埃及的印象就大大地差了。不妨让我先告诉你我所听到的有关埃及人最负面的评价:“埃及的神庙、金字塔、红海、绿洲让我向往第二次、第三次造访,但是埃及人让我不再踏上这片土地”——一个哥伦比亚游客的评语。我在旅途中也不乏碰到对埃及人失望的时候,但是你在这个地方停留的时间越长,越远离搞旅游的人,你就会对埃及人越有好感。   

  热情  

  埃及人很热情,但是不是热诚就因人而异。  

  人们见到你的第一句话除了“Hello.  How  are  you?”以外,就是“Where  are  you  from?”、“What’s  your  name?”,  然后不管你是哪门子来的,对方都笑意昂然地对你说“Welcome  to  Egypt!”,给人的感觉是全民都是旅游国际友善大使。“Where  are  you  from?”、“What’s  your  name?”真的是人人都会说,有时候你想要再和他说些什么,他已经猛摇头表示不会讲其他的英语了。  

  大概埃及的英语教育里,这几句就是最基本的交际英语了。最经典的一次,我正在开罗闹市逛着呢,突然面前出现一个黑影,一把女声问我“What’s  your  name?”,给我吓了一跳,回过神来才发现对方是一个全身黑袍、围着黑面纱、全身只看得到一双明眸的女子,恍过神来的我礼貌地回答后,得到对方热情地握手和欢迎,让我再次受宠若惊。  

  我在卢克索的卡纳克神庙碰到了几个从亚历山大来旅游的埃及人,他们知道我是中国来的,都竖起拉拇指说“China,Good!”,还拉着我们照相。后来第二天又在帝王谷碰见了,除了称赞中埃友好以外,无他,就是照相,还很热心地告诉我们亚历山大有什么地方好玩的,站在那里硬是跟你聊了半个小时都没有放你走的意思。有时候他们的热情让你有些哭笑不得,但是从心底里,你还是很珍惜这份热情的。  

  埃及人总的来说对东方人是比较友好的,特别是中国人。如果你向人问路,他们会非常热情地为你指点。如果对方不知道的话,有点难为情,一般会帮你问一问别人,有时也会乱点一通,所以呢,我的经验就是问路一定要问多几个人,以免被误导而走弯路。  

  当然也有不少人是别有用心地对你笑脸相迎,而这些人就多数都是要拉你去他的小店看纸沙画,或是要你租他的车去吉萨,或是告诉你某个旅馆不干净、他的才干净又便宜,再不就是问你要中国在非洲和中东鼎鼎有名的清凉油,哦,还有最平常的就是问你要“巴克细细”。  

  巴克细细?小费也!小费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到博物馆游览参观,小费;帮你指挥倒车,小费;如厕完毕,小费;在公园或景点拍照,小费;有的出租车司机在正常收费以外还要小费;更有甚者,没有提供任何服务就伸手问你要小费。小费如此五花八门,究其原因是不同的文化及传统背景造成的。根据伊斯兰教教义,富人接济穷人合理合法、天经地义,有了这种观念,人们问“富人”要钱自然面不改色心不跳。  

  初来乍到,我走在路上找我目标中的旅馆,但因为开罗的街道牌子只有阿拉伯文,所以迷路了。一个叔叔走上来问我“Can  I  help  you?”,我告诉他我要找的地方,他告诉我“哎呀,这个旅馆虽然便宜,但不是很干净,你最好去某某某旅馆”,恰好他推荐的这个我的旅游书上也有,想来不会是什么黑店,就信他吧。  

  一路上他还很语重心长地提醒我:“埃及有很多人都是失业的,无所事事,坏人不少,所以不要轻信任何人”,我听了这话就想反驳他,那我凭什么相信你呢,不过还是忍住口了,毕竟人家是好心。正要表示谢意并告别,这个叔叔递上一张名片,原来是租车行的,我出于礼貌还是背着沉重的背囊站在大街上听他口水花喷喷地说他的车怎么怎么便宜,他的经验怎么怎么丰富,第二天去吉萨怎么怎么方便,终于听到结束语了,那就是再次提醒我别人怎么怎么不可信,叫我晚上打电话给他商定去吉萨的时间。  

  后来确实租了他的车,事实证明不可以轻信任何人,这个“热心人”带我们到什么“政府骆驼站”,骑“政府的骆驼”绕过售票处去看金字塔。好在出门之前我的埃及同学已经告诉我一定要到正规的售票处买票,进去以后租骆驼便宜很多,这个叔叔才没有从我们身上榨到什么油水,但是他的名言“不要轻信任何人”我是后来一路都紧记的了。后来问路又多了一条经验,你要主动出击,不然人家凑上来帮你,反倒是麻烦上身了,而且问女性和那些一男一女的最保险,不会碰上别有用心的人。  

  聪明、能说会道  

  说埃及人聪明、能说会道可以是一种褒扬,也可以是一种贬低。他们(很多都是搞旅游的人)都操多国语言,有时候店铺里面有多国部队(英、法、西、土等),店主可以n种语言之间熟练切换,让人惊诧不已。看到你是东方人面孔,生意人也省了什么“Where  are  you  from?”了,直接问你“Japanese?”,见你摇头,再问“Korean?”,见还是不对路,一串选择砸过来“Taiwanese?  Chinese?  HongKongnese?  Malaysian?”,不把你的老家查出来誓不罢休,你要是不搭理他,他还抱怨“你不会说英语啊?为什么不理我?”。好吧,告诉你中国来的。  

  对方就开始大谈中埃友好,埃及人和中国人是好兄弟啊,你知道穆巴拉克吗?对啊,埃及总统,他正在中国访问呢(当时确实是),我认识你的总统啊,叫做江泽民(很神奇,发音很准呢),这里有很多中国货呢,中国的东西又便宜质量又好,China,  Good!...  …刚要拔腿撤退,他就拉住你,开始切入正题了,推销他林林总总的货品。你告诉他已经买了,他还问你你买的多少钱,想你再买他的。“我给你个好价钱,我的中国朋友。你知道多少钱吗?我的围巾是埃及棉布,100%纯棉呢。你知道多少钱吗?你喜欢什么颜色?红色,代表热情;蓝色,大海的颜色,黄色,沙漠啊;白色,我最喜欢白色了;绿色,很环保的(也不知道是哪门子的理由—笔者注)。  

  你知道多少钱吗?我给你好价钱……20埃镑。不要走啊,15。  你还是不喜欢?10。因为你是中国来的,10埃镑。”最后终于讲到5埃镑了,你拿起你喜欢的颜色,他就说这个要10埃镑,等你投诉完“明明刚才说的是5埃镑嘛”,他会很油条地告诉你5埃镑的是白色的,你喜欢的颜色的要10埃镑。真是气死人!等你真的要走了,他就招你回来卖给你,5埃镑。有一次我都厌倦了这种把戏了,走人,对方知道惹恼了我,就拿着他的货跟着我走了三条街,又说了很多中国的好话和中埃友好的好话,我到最后也没有买他的东西,希望他大概知道什么叫做信用了吧。  

  还有不愉快的经历就是在金字塔脚下。有一个高地是可以看到三个最大的金字塔的,是游客必到的地方,我们在狮身人面象脚下和骆驼的主人讨价还价,一开始说30埃镑4个人,我们还20埃镑,虽然有些周折,但是还是达成一致了——我们以为达成一致了。谁知道走到一半、一个也是比较高的地方,对方就说到了,他也知道我们要去的是那个高地,但是索要多10埃镑,加起来也就是原来开的30埃镑了。  

  看来这个价格也是他的底价,但问题是,如果20埃镑你做不来,那就直说,大可不必走到一半又来抬价。如果从一开始就是30埃镑,我们也不会如此气愤,后来不管他怎么好声好气地跟我们说生意难做、这个价钱已经是他的底价了,我们已经不再信任他了,谁知道他会不会走到哪里又变卦再宰我们一刀呢?这段不愉快的经历差点让我同意了那个哥伦比亚人的意见,不再想来这个地方了。这大概就是埃及人“聪明”的另一种表现吧,但往往会聪明反被聪明误——至少我是一定不会给他们好脸色看的。  

回来看了《Economists》上的一篇讲埃及经济的文章,才知道埃及官方的失业率是17.5%,非官方的统计数据是20%。回想起来在埃及无论大小城市里茶馆里的繁盛景象,你就会对这个数字深信不疑了。就是大白天,你也可以在这些茶馆里看到一桌一桌的青壮年围坐在一起,要不就在看电视里的肥皂剧,要不就在打一种类似麻将的牌,还有很多在吞云吐雾地吸着“希夏”(Sheisha)—当地的一种水烟。  

  商店里的人也是直到你把东西递到眼皮底下了才慢腾腾地起身跟你算钱(而且很奇怪的是街上的绝大多数都是男的,好像女的都不见了,走进小街小巷,你才可以看到女的)。我的埃及同学说他还在埃及的时候,如果他在街上走和人家搭上讪了,对方就会跟着你一起到处游走,和你边走边聊,坐下来喝杯茶,等埋单起身的时候,你会发现有五六个人一起跟你走了出来,你根本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已经和五六个人一起过了大半天了,这些人都是终日没事干的。刚开始我们都觉得我们这个同学太夸张,来到以后发现埃及的高失业率和埃及人的热情让他的话绝对变成了真理。但是一个在埃及生活了五年的法国人告诉我们,其实在农村的埃及人是很勤劳的,我们看到的都是处优养尊的城市人罢了。  

  宗教的影响  

  埃及原本是基督教国家,但是公元639年阿拉伯人入侵,带来了伊斯兰教,伊斯兰教从此成为埃及的国教。埃及人口近6000万,其中87%的人信仰伊斯兰教。埃及虽然是伊斯兰国家,但是从年轻女性的衣着和夜生活等方面看来,埃及要比其他阿拉伯国家开放得多。衣着入时的年轻女性浓施脂粉、重抹朱唇,肩挎小包,首饰灿灿生辉,十分摩登。男性也有不少是西装革履,手提公文包,行色匆匆,一派准西方绅士模样。  

  尽管埃及是中东地区相对世俗化的国家,但是看得出宗教还是渗透着埃及各个方面的。  

  由于伊斯兰教要求教徒每天要进行五次祷告,所以每逢祷告时间,全城的清真寺内就会传来诵告的声音。领头的诵告人以很有韵律的声音把《可兰经》里的箴言通过大喇叭传遍全城。如果你在开罗街头看到有一群人集体跪在地上,不必好奇,那一定是虔诚的穆斯林们在进行祷告。  

  不管你身在何处,只要时间一到,你就应该停下手里的事情,把心交给真主。在小城镇,清真寺里的广播更是响彻全城,让我们这样的外来人也不可避免地被笼罩在了宗教的气氛当中。我们曾经泛舟沿着尼罗河而下,夜宿一个芦苇岛上。第二天清晨我就是在河对岸清真寺的广播声中醒来的。对当地人来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已经成为了他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宗教已经深深地流淌在了他们的血液里。   

  在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过去,不管是在哪一个文明,有关宗教的建筑总会是这个文明里建筑中最杰出的代表。在埃及,最重要的文化古迹主要就是神庙和清真寺。到了21世纪的今天,清真寺依然是埃及人重要的社会活动场所。在中国,我们有句口号叫“再穷不能穷教育”。到了埃及,这句话可以套用为“再穷不能穷清真寺”。  

  几乎每个所驻足的清真寺首先都要大,大了才有气势,有了气势才能在特定时候给信徒以心灵颤动的感觉。在市中心开外的那片“死人区”(也就是贫民区,因为人们把死人埋在地底下、然后在坟墓上盖房子而得此名),到处残砖败瓦,有些房子似乎已经将倾,一些角落卫生状况让人掩鼻。但是即使在这样居住环境恶劣的地方,清真寺还是很体面的——虽说不是堂皇。周围有人打扫,内庭企立,内部装饰虽然简单但不失庄重。退出来才发现,原本淹没在“死人区”里的这个清真寺的大“洋葱头”(也就是它的圆穹),其实还是很显眼的,就像宗教在埃及人心中一样:再浑浊的环境里,也要给心灵留一片净土。


来源:网易

发表于 2007-6-28 13:02:49 |显示全部楼层
顶,顶,埃及是我向往的地方.

看了后,,.........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本版积分规则

非洲华人网站版权所有 www.chineseinafrica.com
免责声明:非洲华人网所有帖子均由网友自行张贴,文责自负,其内容不代表非洲华人网的观点和立场,
版主及非洲华人网对其内容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原作者或其版权拥有人拥有版权/著作权。
如果作者来函不同意将其作品张贴在本论坛,版主会尊重作者的意愿取下其作品。
版主保留删除有损本论坛健康的帖子的权力。
chinaafrica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