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华人网 | 非洲华人论坛 | 非洲华人微信群|非洲投资 | 非洲旅游

 找回密码
 注册为非洲华人网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26|回复: 1

现编又现卖,“忽悠”你“买拐”(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6-6 21:15:56 |显示全部楼层
                二:非洲舞台篇  
离开非洲大陆已经好几年了,原本已经封尘了的一些记忆被去年在北京召开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热浪又重新掀起。感慨之余又情不自禁的开始在网上搜寻一些有关非洲大陆的信息。真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无论是国内还是非洲,中国人还真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不过还是有一个疑问没解决:在非洲市场投资什么项目最赚钱?看了不少网上的帖子,发现这不仅仅是我一个人在思考的问题,很多已经在非洲和想去非洲的朋友也在探讨这个问题。看来生意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病源体“想发横财”!
不久前,在网上看到一条消息,是介绍“保定村”的经验。说是八年来,先后在国外建立起不同规模、不同产业的“保定村”28个,“洋插队”的农民和待业工人已接近1.5万人。截止2006年底,他们已获得土地42万公顷,相当于中国10—15个县区。看来在非洲的中国人也开始运用起“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战术了。惊叹之余又开始思考另一个问题:中国的民间资本是否还有更好的投资非洲的方法呢?
纵观中国人走向世界的足迹,汉唐时代的丝绸之路,明朝的郑和下西洋,为中外交往打通了陆路和海上的国际贸易通道。那时咱们中国输出的不光是商品,更多的还是文化,体现的是一种文明。而到了清朝,闭关自守的国策遭至的是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对国门的冲击。这个时候走出国门的大多也是“中国苦力”,要不然也不会有“孙中山率领的流浪汉”推翻清王朝的那段历史。
再回顾一下现代的国人走出国门的历程,还是要从返祖归宗的贸易做起。通过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总算让中国的百姓也加入到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之中,但随之而来的也让地球人感受到“唐货”和“黄祸”的狂潮冲击全球的各个市场。短短的十几年就让“全球经济看中国”的理想变成了现实。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中国人开始从重视贸易走向了重投资之路,或者说是贸易、投资两手并重。在目前的非洲市场上,同样面临的是一次战略性的转型。国家的宏观政策已经开始作出了重大调整,民间的资本又该如何适应这一新的形势?  
本人认为:如果说我国政府的宏观政策注重的是以“国计”为焦点的战略投资方向;那么我国的民间资本就应该侧重以“民生”为目标的战术投资取向,
如果说我国政府的举措是以“资本”输出为主导,换取的是国内经济发展急需的稀缺资源;那么我国的民间投资就应该是以“文化”输出为导向,换取的应该是效益和市场。
也许朋友们会说,都是些拿报纸泡水都洗不掉混身铜臭的商人,哪有文化可供输出?文化又怎么能变现成经济效益?其实,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每个炎黄子孙生下来就俱有的,只不过我们要先搞懂文化的定义。简单地说,“文”是外在美好的东西,也是美好的精神表现;而“化”则是“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一词就是人按照自己的能力对自然进行改造、解释、“包装”的过程和成果。当然这些都是学者们总结的,本人只是抄袭。
文化也可以分为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在当今社会,什么都可以说是文化。但作为一种特殊资源的输出和投资,我们就要选择在非洲大陆能容易被当地原住民接受,同时又可以变现的文化来作为一种重要的投资品种。
比如说: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农耕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制器文化”等等,以及现代文化中的“城市文化”、“社区文化”、“园林文化”、“休闲文化”、“娱乐文化”等等,概括的说:我国民间资本最适合在非洲的投资对象,其实就在平时不经意的日常生活中间。也就是我前面提到的“柴米油盐酱醋茶”,选择一种中国的传统文化,以诱导或改造的方式来影响非洲百姓的传统消费习惯,其经济效益可能就在其中了。我曾发表的“也许不是‘忽悠’剧,希望引入投资人”,就是想从“柴”字说起,力图改变非洲百姓的节能意识和环保意识,也力图为中国的投资人创造一个美好的收益预期。
中国是一个大国,不仅是人口大国更是经济大国、贸易大国,即将展现在世人面前的还是一个投资大国。但真正的大国标准就是民族文化的输出,并且能被世界各国人民所接受。中国曾经有过这样的历史,而正在开创的也正是这样的历史一页。
当前的非洲市场就象是一个任人表演的大舞台,你要是一味的问京剧有没有人爱看,汉剧有没有人愿听,楚剧能不能接受,估计没人说得清楚。但要是你能先摸清楚非洲人最喜欢看什么戏你再去排演,估计就不会担心没人买票了。
赴非洲投资也一样,一味只考虑自己的产品不考虑非洲市场的实际情况,这个戏可能是不会有人买票的。
目前在非洲市场上可以说是京、汉、楚样样有,但大多是中国制造非洲销售。能以非洲老百姓日常生活必须为对象的,具有形成系列,达到一定规模的投资项目还不多见。这可能就是很多中国民间投资者最容易发财的地方。
如果能组建一个企业,将中国的投资人与非洲国家的民间资本结合在一起,中方负责技术、设备等方面的投资,非洲当地的参与者负责产品销售和市场开发,估计这是一个最切实可行的容易成功的方法。  
这种方式的好处是:舞台是非洲的,乐队是中国的,演员也是非洲的,导演又是中国的。这样一组合,戏不就会有观众了吗?e-mail:heyuan82@ce.cn

发表于 2007-6-7 00:01:48 |显示全部楼层
去非洲投资就要像在国内一样具有奉献精神,同时要双方共同促进,才能发展。这样也才能长期发展下去。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本版积分规则

非洲华人网站版权所有 www.chineseinafrica.com
免责声明:非洲华人网所有帖子均由网友自行张贴,文责自负,其内容不代表非洲华人网的观点和立场,
版主及非洲华人网对其内容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原作者或其版权拥有人拥有版权/著作权。
如果作者来函不同意将其作品张贴在本论坛,版主会尊重作者的意愿取下其作品。
版主保留删除有损本论坛健康的帖子的权力。
chinaafrica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