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华人网 | 非洲华人论坛 | 非洲华人微信群|非洲投资 | 非洲旅游

 找回密码
 注册为非洲华人网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09|回复: 6

我在非洲当护士的经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7-22 17:00:29 |显示全部楼层

陈海花(左一)和同事们护理新生婴儿。李洪摄
  “他们随时都会吐血,喷得病床周围到处都是!”

  2006年,北京军区总医院消化科护士长陈海花主动请战,带领北京军区总医院8名护士,参加利比里亚维和医疗队。8个月的时间里,她接诊的患者中,10个中有7个都是艾滋病毒感染者!艰苦的生活环境,恶劣的医疗条件,她却用高超的医术和救死扶伤的精神,救治了一个又一个患者,被联合国授予“和平荣誉勋章”。

  十个病人七个HIV阳性

  对于维和医疗分队的医护人员来说,最危险的不是炮火和武力冲突,而是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病菌。

  陈海花和她的战友们所在的是绥德鲁中国野战二级医院,十几间简易平房围成的一个面积不足500平方米的四方形院落。医院所处的绥德鲁区域,艾滋病的发病率非常高,她曾做过一个统计,住院的病人HIV阳性率达到了72%,也就是说10个病人有7个都是艾滋病毒携带者。

  病区的环境简陋,防护装置简单,护理工作与病人进行近距离的接触,穿刺、抽血,处理病人的呕吐和分泌物等,如此高频度地接触这类患者,任何一个环节稍有不慎都有可能导致感染。

  “他们随时都会吐血,喷得病床周围到处都是。”严重的血液污染,陈海花和同事们心里也发怵,而且这里的防护装置都很简单,病人突然发病时,她们有时甚至来不及做自我防护。

  一名患艾滋病伴开放性结核并感染了恶性疟疾的维和士兵被送到医院的第二天,陈海花巡房时,发现这位病人表现很奇怪,一会儿什么表情也没有,一会儿两手乱抓,神情呆滞,虚弱地呻吟。陈海花上前询问,但他根本无法交流,一量体温41oC,陈海花赶紧报告医生并拿来冰块给他降温。

  突然他乱抓的手一把把针头拔了,血从针孔渗了出来,而且开始呕吐。“我们巡房时并不会随时防护的。”当时情况紧张,病人随时可能被呕吐物堵住气管发生窒息,她根本来不及做防护,赶紧给病人摆体位让他呕吐。

  上面刚刚吐完,下面又开始腹泻,大便完全成黑色,恶臭扑鼻而来。病人带血的呕吐物和排泄物把病床周围的一切都污染了,床单、被子、监护仪,还有一直在他身边的陈海花。陈海花的衣袖、身上和裤子上,都被污染了。

  病人稍安稳些,陈海花迅速穿上防护服,戴上胶皮手套和口罩,为这名士兵处理被拔的针头,止血,重新建液路,换药,推药……一切有条不紊。

  “在进行注射等有创性操作时,医生从来不催我们,因为他们知道,这种时候必须稳住,才能既拯救患者,也保护好医护人员。”陈海花说。凭借多年的临床经验和娴熟的技术,陈海花一次性完成了高风险、高难度的操作。

  协助医生完成治疗后,士兵病情得到控制,人也平静下来。陈海花开始清理狼籍的现场,给他擦洗玷污的皮肤,更换了一套干净的床单被子、监护仪等。

  在利比里亚8个月的时间里,陈海花带领护理分队先后救护HIV阳性患者600余例,疟疾患者186例,转运重症患者38例,这当中,病人与病人之间、病人与医务人员之间,没有出现一例感染。直升机上边吐边治疗

  其实,最危险的并非在医院护理病人,而是转诊。由于二级医院受条件限制,不能直接为高危重病人实施手术,需要转送到三级医院。

  这是一项危险性更大的工作,医护人员要在直升机这个狭小动荡的空间里,给患者做暴露性穿刺注射、直接处理病人呕吐物和分泌物等高危工作。他们不仅要面对躁动、病情随时可能恶化的病人,还要克服因直升飞机巨大的轰鸣声及长时间颠簸导致的恶心、呕吐反应。

  当时,利比里亚正处在雨季,有时一天要下好几场雨,更增加了飞行的危险。每一次转诊都是一场生与死的考验。

  首例转诊也是由陈海花完成的。一位HIV感染合并肺卡氏肺囊虫感染的住院患者病情突然加重,生命垂危,必须立即送三级医院治疗。但由于飞机误点、故障等各种原因,她和医生从上午10点开始,直到下午3点才把病人送上直升机,来来回回跑了三趟。这5个小时里,她要观察随时可能恶化的病情,一直和病人呆在救护车里,天气闷热,穿着防护服的她汗如雨下,长时间的蒸烤下,她感到自己随时会虚脱。

  但她咬着牙一直撑下来,因为她知道身边的病人比她还痛苦,她要安慰他焦躁不安的心理,还要照顾他的吃喝拉撒。

  上飞机时,机组人员被他们身上穿的隔离服和口罩吓坏了,像躲瘟疫似的跑得远远的,竟没有一个人敢过来帮忙。

  在闷热的机舱里,直升机的轰鸣声震耳欲聋,无法听到对方的声音。陈海花只能看医生的口型和手势接受指令,实施救护。患者仍处于呼吸衰竭状态,并出现情绪躁动。陈海花在医生指导下,及时调整吸氧流量,更换液体,注射镇静剂,监测生命体征。

  飞行途中,下起了大雨,机身剧烈的颠簸,陈海花出现了严重的晕机反应,面色苍白,不停地呕吐,但她仍坚持观察病人,详细做好飞行病情记录。直到飞机降落在蒙罗维亚机场,将患者安全地交给三级医院医护人员,他们才松了一口气。黑人老奶奶的拥抱

  维和医疗队主要任务是保障维和部队官兵的健康,但由于绥德鲁当地仅中国野战二级医院一家医院,因此陈海花和同事们还额外承担了救治平民的工作。

  一名26岁的女性艾滋病晚期患者,右脚背大面积溃疡,高度腐烂,家人都不愿与她接近。陈海花她们不嫌脏、臭和危险,一点一点去腐、清创,直到清除干净,仔细包扎好伤口,因为害怕感染一直躲在远处的病人家属感激不尽。

  让陈海花印象深刻的还有她们救治的一名9岁儿童,孩子臀部、后背重度烧伤,并发生了严重感染,浑身恶臭。送到医院时,这个营养不良的孩子,身上沾满了脓液和血水,哭得撕心裂肺。由于没有成品药可用,医务人员就根据记忆中“银锌霜”的配方,利用现有药品自己配制,陈海花每天为患儿洗澡、浸洗创面、换药,还和厨师为这个孩子准备了特殊的营养膳食。在大家细心看护下,患儿病情得到了控制。

  但患儿出院10多天后却未能如约来复查,陈海花与战友们就带着药品和营养品,沿着崎岖、泥泞的小路找到了他家。见到中国军医,患儿全家人都很激动,全面检查后发现,患儿后背的烧伤创面已经愈合,臀部的大部分创面也明显缩小。患儿的祖母——一位黑人老奶奶挨个儿拥抱了中国的维和“天使”,绥德鲁市市长格莱迪女士后来还与专程到医院感谢。

  陈海花,1987年毕业于第三军医大学护校,先后在重庆大坪医院和北京军区总医院从事护理工作二十多年,现任北京军区总医院附属八一儿童医院总护士长。2006年3月,担任北京军区首支赴利比里亚维和医疗分队护士长,被联合国授予“和平荣誉勋章”。

  记者手记

  家里有一面“女儿墙”

  在八一儿童医院的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外,记者第一次见到了陈海花。她绝对是这里的偶像级人物,护士们都叫她“陈总”,还笑称都是“花粉”——陈海花的粉丝。她娇小的身材和可爱的笑容,让你根本无法把她与曾经那个英姿飒爽的“蓝色贝雷帽”联系在一起。

  她说,去利比里亚的时候听说在那里有钱也没地儿花,所以只带了200美元,没想到钱都花在了打电话上,而且根本不够花。全队只有两台可以上网的电脑,但时常出现网络故障,越洋电话虽然信号不好,万分庆幸的是能够打得通,但5美元一张的卡很不禁用,说不上10分钟就用完了。后来便与家人约好,每周六定时由女儿从国内打给她。

  8岁的女儿牢牢记住了给妈妈打电话的时间,还写在了家里门边的墙上时刻提醒。这面墙是陈海花家的“女儿墙”,上面画满了代表一家三口的小人儿,写满了“妈妈我想你”。

  陈海花到达利比里亚的第10天,正是女儿8岁生日,她给女儿送的生日礼物就是自己在非洲拍的一组照片,反映非洲的同龄孩子,没有吃,没有喝,极度贫困的生存状况,要让她看到世界还有很多需要帮助的人和地方。

  新闻链接

  2007年7月17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亲自为五位中国护士颁发了第41届“南丁格尔奖”,北京军区总医院附属八一儿童医院总护士长陈海花是获奖者之一。
陈海花和非洲孩子在一起。
(责任编辑:吕冰)

发表于 2007-7-23 10:24:33 |显示全部楼层
好样的,让针扎一下就感染了,苦啊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23 12:30:39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也太可怕了....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26 15:46:41 |显示全部楼层

十分尊敬

我们应祝福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28 20:38:39 |显示全部楼层
好人有好报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5 16:55:47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敬重.顶了....................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6 15:30:20 |显示全部楼层
好人会有好报的
愿主保佑你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本版积分规则

非洲华人网站版权所有 www.chineseinafrica.com
免责声明:非洲华人网所有帖子均由网友自行张贴,文责自负,其内容不代表非洲华人网的观点和立场,
版主及非洲华人网对其内容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原作者或其版权拥有人拥有版权/著作权。
如果作者来函不同意将其作品张贴在本论坛,版主会尊重作者的意愿取下其作品。
版主保留删除有损本论坛健康的帖子的权力。
chinaafrica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