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8-9-13 17:33:28
|显示全部楼层
简要内容:赤道几内亚,这个藏身在几内亚湾的中非小国,对于中国人来说似乎非常遥远而陌生,毕竟,这个在世界版图上如芝麻般大小的国家在广阔的世界舞台中确实显得那么渺小而微不足道。获得了丰厚石油收益的赤几政府顿时底气十足,开始了大刀阔斧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建设重点的首都马拉博,仿佛一夜之间变成了大工地。
“生活就像一场旅行,不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和看风景的心情。”看那连绵的高山,串珠式的平坝,深切的峡谷,高海拔的冰川,每一样都能满足我们对旅行生活的想象。在此,生活家小编特地为想出游的你准备了生活家出游指南,边玩边享受探险的刺激,背起包去体验在路上的感觉吧! 赤道几内亚,这个藏身在几内亚湾的中非小国,对于中国人来说似乎非常遥远而陌生,毕竟,这个在世界版图上如芝麻般大小的国家在广阔的世界舞台中确实显得那么渺小而微不足道。中非论坛的胜利召开,为中非合作谱写了新的篇章,也让国人将目光聚焦到了非洲。搭载着中非友谊的快车,我踏上了这片神奇的土地,来到了这个对于我而言略带神秘色彩的国度——赤道几内亚。
赤几传统建筑 赤几之“小”
赤几是个名副其实的小国,人口不足100万,2.8万平方公里的国土被分成了一块大陆和五个岛屿,大陆上座落着全国最大的城市巴塔,而首都马拉博却位于面积不足2500平方公里的比奥科岛,往来于两地之间只能靠轮船或飞机,因此为了方便管理,赤几政府想出了一个万全之策:每年一半时间在首都办公,而另一半时间则“驻扎”在巴塔。
马拉博是一座座落在原始森林中的城市,占据着比奥科岛北部小小的一角,被大海和森林紧紧地包裹,驱车十多分钟便能贯穿整个市区,然而这个弹丸之地不仅装载着作为一国之都所应具备的部门和机构,还不断吸纳国外建筑、石油等行业知名公司的进驻,其结果是市区内不断扩张的建筑逐渐吞噬了道路,有的道路被挤压得仅够两辆车并排行驶,而有的则干脆被改成了单行道,城市交通逐渐超载于道路的负荷。
马拉博城市一角 赤几之“新”
当地的一位朋友告诉我,他从未觉得马拉博像今天这般狭小和拥挤,而这正是国家的发展的有力证明。对于他的观点,我没有任何理由否认。曾经,赤几位列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曾是以单一种植经济作物为主的农业国,国民生活极度贫困,保障基本温饱成为困扰政府的首要问题,68%的人口用不上自来水,65%的人口有病得不到及时治疗,基础设施建设更是落后得难以想象。
然而,这个曾被世界“遗忘”的角落,几乎是一夜之间得到了上天的眷顾。1996年,由于石油的发现并大规模开采,曾经一穷二白的赤几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年均增长率一度超过40%,一跃成为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
凭借“上帝之手”,赤几被冠以“非洲科威特”的美名,高达15亿桶的石油探明储量如一笔巨额奖金降临在了这个曾经缺衣少粮的贫苦兄弟身上。获得了丰厚石油收益的赤几政府顿时底气十足,开始了大刀阔斧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建设重点的首都马拉博,仿佛一夜之间变成了大工地。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外国工程公司纷至沓来,随处可见正在翻修的道路、搭起脚手架的大楼、骆绎不绝的运输车还有不同肤色的建筑工人……新的城市元素正在被一点点置换进来,放眼望去虽略显唐突与不协调,但其中蕴含着的新鲜力量,必将弥漫于整个城市乃至全国。
赤几的城市建筑绝大多数是西班牙殖民时期保留下来的。不超过三层的小楼,不仅建筑形式彼此没有差别,而且外墙几乎全被漆成了当地人最喜爱的土黄或墨绿色,就连窗户都是清一色的木格窗。起初开车行驶在城市里仿佛进了迷宫,到哪里都一个模样,依靠建筑物来认路的方法在这里完全失灵。
如今,新电视中心、电讯大楼、马拉博体育场等现代化建筑拔地而起,座落在陈旧而单调的建筑之中,恰如初春的荒园中绽放的鲜花,也许花朵本身并不十分美丽,但却带来了春天的活力。而正在建设中的石油大厦、总理府、新政府大楼和希尔顿宾馆,又将为这座变化中的城市增添新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