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849jjjv4i1t9si9tssc.jpg
万宁11月21日电(记者 张茜翼)中非合作圆桌会议第四次大会中非农业合作研讨会21日在海南万宁召开。来自45个非洲国家代表、政府官员、金融机构代表、科研院所代表、农业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就中非农业合作、农业可持续发展等话题进行交流探讨。
中国农业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国际农业专家贾焰说,目前中国在非洲投资农业企业70多家,直接投资1.34亿美元。中国农业企业在非洲主要从事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和大豆、甘蔗、木薯、天然橡胶和剑麻等经济作物种植、渔业养殖和捕捞以及相关农产品的加工和储运。
他说,中国农业部以中非合作论坛、高层互访及多双边机制(框架)为契机,将农业作为推动中非合作的重点领域。目前,中国已与16个非洲国家签订了28个农牧渔业合作协议,并与9个非洲国家建立了农业工作组执行委员会机制,定期举行工作会议。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国际合作处处长蒋昌顺表示,非洲的绝大部分国家与中国华南地区的自然条件、热带作物种类以及农业生产等方面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中非农业科技合作潜力巨大。他提出,可探讨中非联合建立热带农业研发中心。与非洲国家合作建立联合实验室或联合研究中心,共同开展热带作物科研项目,合作研究热带作物生产技术。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蒋和平教授,结合他在非洲十多个国家参加援非农业技术示范中心规划设计和实地考察的经验,提出为提高非洲国家粮食生产能力,需要在受援国建立示范基地和示范点,将中国示范成功的粮食新品种、新技术引入受援国,依托所建立的示范基地和示范点,进行适应性的改造、试验、示范和创新,使其既符合当地生产力水平,又契合受援国当地农业生产方式。
“比如建立在苏丹的示范中心主要以棉花为主,这个技术通过农业技术人员进行推广,让农民了解和掌握种植技术。而更多的农民通过培训、推广和种植,实现不断扩大种植面积和持续发展的要求。”蒋和平说。
几内亚驻华大使马马迪·迪亚雷认为,中非合作的重点之一可以放在科学研究方面,通过科研可以提高农业的生产率,在国际农业农产品市场上,非洲的出口产品竞争力可以进一步的增强。目前,中国也在非洲建立了多个农业技术示范中心,非洲也需要做出更多的行动来配合示范中心的运作,地方的企业之间进行了合作,农民协会之间也有相关的合作伙伴关系。
乌干达驻华大使瓦吉多索说,近些年,在中国的支持和援助下,乌干达现在已经成为了非洲较大的稻米生产国,也已经有了很好的渔业养殖以及渔场,乌干达现在已经成为了渔业产品的最大生产国之一。
“多数非洲国家都面临着一些挑战,尤其是在食品安全和监管方面的标准。希望跟中方合作推动农产品贸易。”瓦吉多索说,乌干达有70%的土地都是非常肥沃的可耕地,发展农业是非常有潜力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