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华人网 | 非洲华人论坛 | 非洲华人微信群|非洲投资 | 非洲旅游

 找回密码
 注册为非洲华人网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39863|回复: 433

[原创] 揭密非洲“保定村”,是真是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7-10 06:22:27 |显示全部楼层
近期在网上看见关于保定村的文章宣传很热闹,包括央视也报道了。但是也有提出疑问的,“保定村”的真伪需要大家以事实来评判了。我把网上关于保定村的文章综合了一下,大家可以看看在各自的非洲国家是否有保定村?以事实来说话。

发表于 2007-7-10 06:23:23 |显示全部楼层
“保定村”,是真的还是神话 ?


本人对刘建军的非洲保定村的真实性表示怀疑。

网上搜索:“刘建军”或“保定村”,能看到很多传奇的故事!

我曾经在北京见过刘建军,一位60多岁的保定老人,看起来不像是说谎话的人。
在饭桌上他曾说道(也许是吹道):他们的保定村不但开到非洲,蒙古也有,他们在蒙古开的砖场,两块砖就能卖一美元,砖炉还没有熄灭,蒙古人就抢着要买砖了。他们忙不过来,就让那些蒙古人自己进砖窑拿砖。当地人都抢疯了!
在非洲,非洲人根本就不会种地,是他们保定人去那里教当地人种地。而且在非洲很多国家租用土地,他们根本就不会仔细的丈量土地,利用飞机的航拍图大致画一片地就给你了,往往比你和他合同上签订的土地范围大很多!他们的保定村在非洲为中国做出的多大多大的贡献,连前外交部长李肇星都对他说:“你们做了很多中国政府想做但却不能做的事情!”...
但我在苏丹向当地的中国人打听“保定村”他们说在苏丹从没有听说过什么刘建军和他的“保定村”。同旅馆还有一位曾经在喀麦隆做拖鞋销售3年的一位福建小伙叫小陈,他也是来苏丹考察市场的,我向他打听,他表示也从未听说过喀麦隆有什么刘建军和他的“保定村”。即便是在莫桑比克待了6年,《最后的金矿─无限商机在非洲》的作者同我聊天谈起此事,他也说他在莫桑比克从未听说过什么“保定村”!但我在饭桌上曾经亲耳听刘建军说莫桑比克有他的“保定村”!

有一位中石油的老员工,在非洲工作多年,跑过很多国家,他也说没有在非洲哪个国家听说过“保定村”。

我曾经向一位在赞比亚曾经工作过两年,做援外医生的大姐打听“保定村”,她说她也仅仅是在国内的网站上看到过“保定村”的事情,但她在赞比亚期间从未见过什么“保定村”!

为了慎重起见,她又向她在赞比亚的中国朋友,那些曾经在赞比亚居住了很多年的中国人打听过了,大家的答复是一致的:
赞比亚根本就没有什么:“保定村”!!!

我现在还不敢说“保定村”又是网络制造的一个谎言。各位网友同胞,也希望你们能向你们在非洲各国的朋友打听一下刘建军和他的“保定村”,看看这是否又是一个神奇而又忽悠人的传说。


下面是一些网友的跟帖:

我看了网友:“4月23日保定村非洲考察之行”的文章。
大家请看:“刘建军没带翻译也没开通手机漫游也没带任何工作人员,带着我们这帮子人闯乌干达去,着实胆大,实在佩服.当然这是我们事后才知道的.”
“幸亏同团中的一位刘女士,其英语水平相当高.否则我们这行人肯定会睁眼瞎的行进在乌干达中.虽然同团中也有会点英语的,但是听力大多不行,于是她自然而然的成了我们团的义务翻译.  ”
刘建军组团出国考察,几天的时间就敢收3万多元!而且这老叟一句英文也不会,不带翻译就敢带着大家杀出去!鄙人除了赞叹之余就是敬佩敬佩加敬佩啊!和刘老相比我们是多么的惭愧啊!!!
其实要去这些非洲国家见什么部长之流的人物很容易,当地都有投资洽谈中心。但是去了见面一谈,人家拿的就是几百万、几千万、甚至上亿美元的项目,咱们一般的凡人你有那么多的钱往里砸吗?
再次向刘老表示敬意!!!
生命不息、忽悠不止!!!

他们说在赞比亚有保定村,但我从未听说过。他们也从国内忽悠过一些单位去考察,跟其中一些人聊过,那些人苦笑一下。

我在东南非洲待了6年,并在莫桑比克由南至北耗费50天,行程2000多公里,采访了30家中资机构和个体华商,的确没听说过莫桑比克的"保定村",否则,我肯定前去采访了.

他们就是带人出去考察。挣点服务费。那有什么这村那村的。可能有几块地,也是别人的。没有什么新鲜的。包括那些什么非洲的商务网站。就是办签证。忽悠。

赞同大家的说法,保定村根本就是吹出来的.
加纳这边我没出过就听说了,来加纳半年多的时间里一直打听加纳保定村的地址,即使问在加纳做生意10多年的中国人也没听说,后来联系了国内保定村的那个办事点,他们还有网站的,大家可以去看看.
用邮件联系了很多次他们都没有告诉我加纳保定村的地址,理由是不想让外面的人知道那里的情况,这说是事先和村里的人商量好的了.  这样的说法我感到不可理解,多次向他们表明我只是想知道地址,向村里的人采购蔬菜和各种肉类,因为我们是做工程的,每个月的需求量很大.但一直没得到确切的答复.让人怀疑.

保定村就是忽悠骗人的。领你去趟非洲进行所谓的考察,挣你不少服务费,结果你什么也考察不出来。

我在莫桑比克也呆了好久,未听说保定村

乌干达也好,肯尼亚也好都没有保定村.这是我们亲眼见到的.

4月23日保定村非洲考察之行
关于保定村租下乌干达土地一事,本人是四月份随着刘建军带的队去考察的成员之一,我的帖子上已有详情.可以说在咱们四月份在乌干达考察时,没有见到过一分土地.
而我们这拨人就是看着保定村网上写的"三月份已签下了一万亩布干达国王自用土地"之说而去的.被忽悠了一回.   
  
国内媒体报道说肯尼亚有个“保定村”,村长叫彭义军。可去考察农场项目的朋友说,肯尼亚根本没有“保定村”,请了解内情的朋友指点。

媒体说赞比亚有个“保定村”,我在那里呆了几年也没听说过  

这个“保定村”不知骗了多少人啊?还有那个“刘建军”满嘴雌黄,在“央视二套”节目中信口开河,捏造事实,大肆吹嘘自己如何如何有能力,“保定村”如何如何在非洲创富等等......    在非洲的人都知道,非洲并非遍地黄金,所谓的“保定村”不过是造假者编造的故事,其实真正的“保定村”是个什么样?国内的人并不了解,那个刘建军的目的达到了,“政绩+功绩”双丰收,在加上媒体的炒作......中国特色!
说一句得罪人的话:相信中国人=自杀!!!  

本人五日刚从肯尼亚回国,就是参加了刘建军组织的保定村的考察团,肯尼亚没有保定村.据刘建军说,九年前有一位中国人开农场在肯尼亚,现在人家移民去了美国.农场在哪里也不知道,实在没有保定村.我们住在内罗毕中国路桥公司的招待所里.吃在上海酒家..至于肯尼亚有农场可让中国人承包一说,肯尼亚招商局说了.不与中国的商会组织谈,要谈就直接与国家政府谈,而且还得有投资意向书才能面谈,也就是说个人及商会组织都没资格.
地确实有,就是肯尼亚政府不同意和商会谈.他们的目的就是他们出地,中国政府出钱购置农机种子化肥农药.收成五五分.
这次我们一行人开车跑了三小时的路程还能见到那个农场,前几次连看地的资格也没有.
只同意中国农技人员去,不许中国农民去.即使这样,无论是投资方的任何人员还得交每年一千美金的工作证费,老板也不例外.
所以想承包农场并作为农场主,带着中国农民开发肯尼亚就目前来说是一个美丽的肥皂泡  

唉,从深感鼓舞到半信半疑,最后终于不再疑惑,似乎只是转个圆圈回到了原点,其实走远了去了

是吗?好像中央电视台都报道了,难道中央电视台和他们一个鼻孔出气吗?也有可能,象前些日子搞的沸沸扬扬的无油烟锅一样,不是也在中央电视台的《财富故事会》上播出了吗?不到半年就又由他们自己来否定了,说是骗人的!真为他们汗颜!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10 06:24:57 |显示全部楼层
来源:人民网

中国农民非洲广建“保定村”
http://nc.people.com.cn/GB/4653293.html

  2006年08月01日09:08

  如果不是采访,很难想像,无数地道的保定农民走出国门,不远万里,居然在语言不通、文化迥异的非洲大陆上建立了近30个“保定村”,在那遥远的地方创造财富。

  带领这些农民走出去的人名叫刘建军,其目前的职务是中非商会保定直属分会会长。

  7月27日,记者来到河北保定市外贸局。刘建军的办公室就设在眼前这座有着20年历史的砖结构四层小楼里。

  走进办公楼,刷着绿漆的墙、门玻璃上发黄的报纸,还有卫生间门口的白色门帘,很容易地就将思绪拉回到20年前计划体制下的中国。很难想像,就是在这样的办公环境里,60岁的原保定市外贸局局长刘建军创新思路,开拓了一条带着农民走出国门、走进非洲,创业、致富的新路。

  “走出去”带回来新思路

  1998年的金融危机,时任保定易县县长的刘建军临危授命,走上了保定市外贸局局长的岗位。刚上任,金融危机对保定市出口贸易造成的冲击就摆在了他的面前。如何才能扭转局面让他犯了难。

  刘建军一头扎进了资料室,通过网络调阅了近十万字的资料,刘建军当即决定带着当地的企业家前往非洲,一路上风尘仆仆,一口气就走了12个国家,住最便宜的旅馆,吃最简单的饭,遇到中国人就打听当地市场的行情,他说,这叫“赶集问价”。在赞比西河畔,遇到了因为修路而留下来种植花卉的保定同乡,这次偶遇给了刘建军很大的启发。最终他决心开发偏、远、险、难地区的出口贸易市场。

  到国外办企业,刘建军说是“被逼出来的”,通过考察,他发现我们国内的企

  业做一件衬衣卖给中间商是1.2美元,而中间商却要卖到15美元,中间有巨大的差价。看到这种情况,他决定引导企业走出去。

  能否用中国农村的模式来帮助和管理到国外投资的中国企业呢?经过反复的考察,刘建军认为有很大的可行性,他的想法也得到了保定市有关领导的支持。

  刘建军说,“保定村”的模式与众不同的是,企业对土地有使用权,每建立一个“保定村”,他都先要和当地政府签订土地使用合同和有关贸易的框架协议。其次,再由中国企业与当地政府签订更加详细的协议,最后由我国大使馆和当地政府备案。“保定村”每村都选出村长,并制定管理条例和组织办法。

  60岁的刘建军精力充沛,他告诉记者,他可能是河北省内兼职职务最多的一个人。掰着手指一数,竟然有23个不同单位的头衔,其中就有九所国内大学聘请他做兼职教授。

  他说,现在国外已经建立了48个“保定村”,最近还有两个村也正在谈,不久之后另两个村也会在国外落成。

  给企业带来新机遇

  “如果我是企业主,您能告诉我到非洲如何能赚到钱吗?”记者做了这样一个假设。

  刘建军笑着回答,首先我们会帮助你选择项目。多年来,他们与非洲各国有着密切的联系,非洲国家会根据本国的需要与商会联系,比如一个国家急需制造棉纱的企业和技术工人,通知中非商会后,根据对方的要求寻找国内从事这方面的企业和工人,所以他们知道什么项目适合什么企业,什么项目挣钱。

  他说,如果投资者愿意出资20万到50万元,我们可以介绍他去一个合适的国家从事餐饮业,或者带一集装箱的中国产品到国外开一家小型的超市,再或者是开发一片土地,种植一些经济作物;若是想投资100万元就可以开一个小型的工厂,制砖或者是制衣都是不错的选择。投资更多的就可以搞更大的项目,这方面中非商会可以给投资者提供帮助。

  其次,我们还会告诉企业非洲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有关的问题,让企业有效规避风险。如果选择在已有“保定村”的国家投资,住在“村”里还可以得到更好的医疗、安全、翻译等各方面保障。

  第三,“保定村”和当地政府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可以为企业搭建良好的沟通桥梁。

  另外,随着我国与非洲各国经济交往的日益频繁,也得到了我国开发银行的重视,开发银行在东非、西非、南非、北非各设立一个办事机构,方便在国外的中国人贷款投资。如果有好的项目,可以以“保定村”的名义帮助企业贷款。

  刘建军告诉记者,结算难、货币贬值和战乱是在非洲国家办企业有可能遇到的困难。比如,在一些小的国家没有可以和我国直接进行结算的银行,需要通过第三方国家的银行结算。但不是普遍现象,现在也有经验可以解决。

  到国外打工的中国农民

  保定市易县牛岗乡台底村是出了名的特困村,这里的村支部书记牛会江告诉记者,他们村有200个劳动力在外务工,其中有60人去了位于蒙古国乌兰巴托的“保定村”,大都在制砖厂工作。除了包食宿之外,来回路费也是由在那边开砖窑的“保定村”老板出,有病、有事都可以请求企业或是当地的华人组织、大使馆的帮助。为了保证大家的安全,“村”里还雇佣了当地人做保安。烧砖是有季节性的,因此只去6个月,一个月的工资是3000多元钱,去一趟就能拿回2万多元。在国内打工挣

  这么多钱至少要一年。

  两万元钱对城里人来说不过是一块手表,一台笔记本电脑或是一套名牌时装,对于人均占耕地面积仅1.12亩,过去只能靠天吃饭的保定农民来说,就是一间30平米的红砖瓦房,或是供一个农村孩子上大学三年的学杂费用。

  “安全、看病的问题也都能解决,没啥不放心的,明年会有更多的人愿意去。”牛书记说。

  刘建军告诉记者,中非商会和所有设在国外的“保定村”村长签订了合同,每年必须拿出10%的利润作为“村”里的公积金,以保证在那里工作的工人们的安全、医疗和子女教育等问题。还制定了《保定村民公约》和《国外保定村组织办法》以保护工人的合法权益。

  “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人才是我们现在面临的困难。”他说,为了给国外的中国企业输送更多真正懂得国际贸易、技术和语言的人才,我们还准备继续扩大这方面的培训,以帮助企业的发展。

  采访期间,不断地有电话打来向刘建军咨询有关到非洲投资、工作的事,还有人打电话来请教国际贸易中关税和政策的问题,刘建军都耐心地一一解答。其中一个电话,他客气的向对方表示感谢。放下电话后,他轻描淡写地说,是经他介绍到非洲工作的人回国后一定要为他筹备生日以表达感激之情。

  带着大伙儿走出国门致富的刘建军,收获的是朴实的保定人民对他最真诚的感谢。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10 06:25:21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农民国外创业 48个“保定村”扎根五大洲



(2005-07-28 02:57:35)

    本报保定电 (记者郭志昆)7月11日蒙古国庆节之际,远在乌兰巴托的20多位保定籍人士齐聚当地一家中国饭庄,进行“村委会”选举,现场选出的村支书、村主任等村干部即刻走马上任,为全村各项工作服务。这就是被国际上称为“保定村”的中国农民海外创业模式,据悉,这样的“保定村”在海外已有48个,遍及五大洲27个国家。

  1999年以来,保定市为了拓宽国际市场,先后和非洲、欧洲、南美洲等地的一些国家建立双方政府间友好往来,然后动员保定企业和农民参与对口国的种植、养殖、加工、餐饮、采矿和贸易等行业,变传统的出口商品为“出口农民”,让普通的中国农民到国际上“洋插队”。这种模式一经推出,就受到各国的普遍欢迎,人们亲切地称之为“保定村”。

  在最近落成的蒙古国“保定村”六个项目中,天意达制砖公司已有来自易县和容城的村民80多人,两个建筑工地先后安排定州、曲阳两地村民100多人,梳绒厂有蠡县村民40多人,另外在皮革加工厂、旅馆、饭店等落户的保定村民达300多人。接下来的项目还有申请三万亩土地办农场、种小麦和蔬菜,承建总统府的扩建工程,发展矿业开采和打井等。这些项目全部实施后,就业的保定村民将高达1500人。

  “保定村”项目创始人、保定国际商务会长刘建军说,这些项目竞争不大,成功率高,是经过慎重选择,认真调研市场之后做出的投资计划,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丰富,价格比差很大。蒙古的铁矿含量特别高,有的高达50%;农副产品价格高,大白菜七八元一公斤;在蒙古国打一眼井,可得到200万元人民币;粮食、水果等商品大多靠进口;红砖落价后还能卖0.5元一块;露天采煤,运到价才100元人民币一吨。“保定村村主任”陈喜安的砖厂一个月生产200万块砖,收入近100万元。

  据悉,易县牛岗乡台底村陈来会一家四口到蒙古“插队”务工,年收入可盖两处房,买两台车,由贫困户变成了小康户。

  “保定村村委会”副主任王国志激动地说:“我们这些在国外的同乡,做什么事情都不容易,以前靠单兵做战,有事没人帮,有理没处讲。现在,有了集体插队落户的保定村,从心里感到底气足,腰杆子也硬了。”

  有关人士这样评价“保定村”:把中国缺的资源拿回来,把中国多的人口送出去。这是符我国国情和发展战略重要举措,应当大力发展和推广。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10 06:25:50 |显示全部楼层
非洲大陆上的“保定村”
[ 2007-04-06 10:20 ]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半个世纪以来,非洲人在中国的境况不断变迁,中国人也越来越多地踏上这块神奇的土地,为自身和当地人带来新的生活气息,也留下数不清的动人故事。据新华社报道,自1999年开始,保定市农民开始自发组织去非洲种地,7年来,在非洲从事种植、商贸等职业的保定农民已达到7000多人,并在非洲17个国家建立了28个“保定村”。

  中式牌楼立在非洲

在非洲加纳的一条高速公路旁,有一个富有中国特色的牌楼,牌楼的两根柱子上刻着一副对联:“背靠祖国,植根非洲,追赶世界;文化先行,义利兼顾,互利双赢。”用中、英、法文字写就的三个大字“保定村”就在牌楼中间,这里就是当地“保定村”的一个招牌。

如今,你也许想不到“保定村”这一名称是一群保定农民的发明创造。

1998年,时任保定市外贸局局长的刘建军到赞比亚考察时听到这样一个消息:在赞比西河北岸的草原旁边有一个村子,住着100多名保定人。上世纪90年代,中国曾援助赞比亚修建水坝,参与施工的有来自定州吕家庄村的100多名农民。

  第一个“保定村”建立

水坝修了两年多,到结束时这群农民却不愿意离开了,原因是他们已经适应了这里的环境,打算留在当地种地或是搞加工。

刘建军告诉记者:“当时他们的护照都过期了,只是他们住的地方比较偏远,自己种菜、养鸡、盖了一排房子,平时也不和当地人发生冲突,当地也没有人驱赶他们。”

“非洲当时是‘富人吃菜,穷人吃肉’,保定人在当地种植的蔬菜深受当地老百姓的喜欢,他们将蔬菜运送到市场上去卖。他们的生活要比在国内好,很多人就想把自己的亲人一并带来。”刘建军说。

为了让保定人更好地在非洲生活,刘建军回国为他们办理了护照,并将他们的家属也带到了非洲,在当地成立了第一个“保定村”。其中去的还有两个老师,于是这个村里还有了学校,不少非洲的孩子也加入进来。

  当地西红柿1公斤40元

后来,这里的保定人越来越多,人数最多时达到380多人。村里人种水稻、种菜、种花,由于当地气候适宜,水稻可以一年收获三季。鲜花可以销往欧洲,种的白菜在当地可以卖到一公斤16元人民币左右,一棵葱也可以卖到人民币1元的价格。

现年48岁的保定农民彭义军,2000年刚到肯尼亚的时候,租赁荒地种植黄瓜、西红柿和豆角等。“肥沃的土壤加上适宜的气候,蔬菜长得很好,而且根本不用施肥喷农药。”彭义军说,“西红柿价格约40元人民币一公斤,黄瓜和白菜16元一公斤。”

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彭义军开始聘用越来越多的当地人,他把自己掌握的所有蔬菜种植技术全部传授给他们。

  海外有48个“保定村”

到了2003年,彭义军转了行,他把亲戚在保定的蜡烛厂及一些技术、管理人员也带了过去,如今他的蜡烛厂年产蜡烛七八百吨,占肯尼亚同类产品市场份额的一半。

“在非洲这些年不光挣了钱,而且还学会了用法语、英语和当地人交流。”彭义军说,“我已经融入了非洲人的生活,与当地人相处得很融洽。”

在上万海外保定人眼中,刘建军是他们的“刘局长”,在当地非洲人心里,刘建军被6个部落联合加冕为“大酋长”。从1998年任保定市外贸局局长到现在,他先后在全球五大洲、38个国家建立了48个“保定村”,7年来,已经有上万名保定人转变成“世界公民”。

  最小的“保定村”40多人

“保定村”的模式与众不同的是,企业对土地有使用权,每建立一个“保定村”,他都先要和当地政府签订土地使用合同和有关贸易的框架协议。其次,再由中国企业与当地政府签订更加详细的协议,最后由我国大使馆和当地政府备案。

刘建军说,也就是以中国农村的模式,按照“政府引导、企业运作、产业拉动、避强就弱”的方针,在国外投资落户。

每个村子规模不等,人数多的400人,少的只有40来人,每个村都有经过民主选举的村支书和村主任,负责和当地政府签订项目,组织和协调村民的工作,解决纠纷以及为村民统一购买一些日常生活用品。

  “保定模式”可否拷贝

刘建军说,“保定村”在海外能够站住脚跟,是因为他们选取的目标比较适合保定农民的实际。

这些“保定村”所在的国家都属于贫穷落后的国家,市场机制不健全,但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穷国也都有发展经济的迫切愿望。因此对招商引资的热情都很高,因此中国的农民到当地后,不仅给这些国家带去了中国的农副产品和轻工业产品,而且还把中国的种植技术和工艺传授给了当地人,在当地很受欢迎。

现任中非商会保定直属分会投资与贸易专业委员会会长的Charles Curtis,说,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着几千年的耕种技术,中国农民带去的设备和技术在那里显得很先进,这使当地由原来的单纯靠天吃饭,逐渐有了系统的种植技术,并开始发展基础加工业。

Charles Curtis说:“非洲国家和地方政府欢迎‘保定村’,是因为它吸纳了大量当地劳动力就业,为当地创造了很多财富,增加了居民收入,改善了他们的生活。”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中非民间商会副会长谢伯阳说,非洲国家频频向我国传递信号,希望我国加大对非洲的投资力度,其中非洲20多个农业示范园被命名为“保定村”,用河北省保定市的模式来运作农业项目。

刘建军说:“这是一种很灵活的模式,无论是‘保定村’还是叫做XX村,都只是一种称号而已,在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就业压力增大的今天,如何通过创业解决就业问题、改变老百姓涌入大城市的潮流,‘保定村’无疑给各地政府提供了一种方法。‘保定模式’能不能在全国范围内拷贝很值得探索。”

(来源:《河北青年报》)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10 06:26:32 |显示全部楼层
保定村”上了央视 刘建军公布联系电话
来源:中新河北网     发布时间:2007-1-30 17:00:45   


  1月24日,中央电视台财富故事会播放了中非商会保定直属分会会长刘建军在非洲建立“保定村”的故事后,本编辑部一天就接到无数询问刘建军联系方式的电话。为方便有志到非洲创业的人士及时与刘会长联系,经征得刘建军会长同意,本网公布中非商会保定直属分会电话:
  中非商会保定直属分会办公室电话:0312-2095956 联系人:李荣
  13930238506 联系人:肖主任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10 06:27:53 |显示全部楼层
河北省农业产业国创业大会暨保定村促进会在保召开
2007年07月03日 11:08 来源:保定日报

会议现场
  中新河北网保定7月3日电 6月30日,河北省农业产业出国创业暨“保定村”经验交流促进会在保定市召开。省政府顾问郭世昌到会讲话,市领导王庆明、高天民出席会议,全省相关部门近300名代表参加了交流。
  据了解,响应国家“全民创业”的号召,保定市从1998年开始进入非洲市场,组织中小企业走出国门寻求发展,按照“背靠祖国、植根非洲、追赶世界、文化先行、义利兼顾、共富同赢”的宗旨,“保定村”在非洲迅速壮大,并扩展到蒙古等其他国家,全世界已有27个国家建有“保定村”28个,共有村民1.48万人。目前,乌干达、肯尼亚、老挝湄公河保定合作区正在建设中,届时可容纳10万人落户。“保定村”的建立,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时对保定农业发展具有积极推动作用,加强了保定与世界的联系,扩大了知名度。
  肯尼亚驻华大使索丽泰女士应邀到会,她介绍了该国的投资环境,并对“保定村”在促进非洲各国农业发展,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发挥的巨大作用给予赞扬,同时希望更多的保定人到肯尼亚投资。
  会上,科特迪瓦“保定村”村长张学东等介绍了情况。郭世昌在讲话中对 “保定村”取得的发展给予肯定。他说,这是一种全新的开放方式和途径,对缓解就业压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要学习“保定村”的先进经验,解放思想,改变观念,积极加强与国外农业的交流,带动全省外向型经济快速协调发展。(王金堂)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10 06:30:16 |显示全部楼层
非洲拷贝保定村(文/保非)

一、中非友谊,再谱新曲

  伴着元霄节的鞭炮声,保定市经贸考察团一行六人,登上了飞往西非美丽的几内亚海湾——科特迪瓦共和国的航班。在非洲科特迪瓦的含意是妇女,那是美丽的海淀国家,也叫象牙海岸。一百多年前,欧洲列强曾从这个国家掠夺了大批的象牙、黄金、可可和木材,科特迪瓦独立以后,很快发展起来。首都阿比已成为拥有三百万人口的大都市,被称为非洲巴黎,这里盛产世界上最好的可可、咖啡;有世界上第一大动植物保护区、第二大教学、第三大酒店。

  两年前,在本报总编的倡导下,在保定市委领导的重视,曾倡导访问这里,并派外贸局长刘建军、农业局长朱贺星行生去非洲考察。去年保定新任市长王昆山对在建保定村做了具体的批示,副市长高天民是精心指导、长期运筹。今年春节刚过,高天民副市长听取了汇报以后,决定组团访问考察并着手实施保定村综合项目方案。

恰适其时,中央下发了一号文件,指出“增加农民收入就要减少农民”。而日本一次向南美移民150万农民,大大提醒了亚洲人口众多的各国领导人。意识到“走出去”的战略意义就在这里。保定的外经贸工作,多年来坚持风险推进。就在科特迪瓦局部战争刚刚结束的时候,重新启动了“去非洲拷贝保定村的马达”。

考察团抵达阿比让国际机场。这里早就聚集了迎接保定客人的人群。有拉克塔省的议长、副议长、市长、副市长、华商协会会长和新闻记者们。老友久别重适分外亲切,在机场贵宾室一聊就是九十多分钟。为了表达拉克塔市人民的心意,市长把部分客人安排住在自己家里,总统顾问专门调来两个国防部的车供代表团使用,到达拉克塔市,市民们列队迎出五公里,载歌载舞夹道欢迎,大街上挂满了专制的欢迎代表团的中文标语;省市主要官员分别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他们说:“中国在科特迪瓦有困难的时候没有疏远我们,经常给我们很大的帮助,我们希望中国强大,因为中国从不欺负发展中国家。”许多上了的年纪的老人见了中国人就竖起姆指,用生硬的汉语喊:“***!***!”

二、资源充沛,商机多多

  在当地官员的陪同下,保定代表团用十天时间先后考察了阿比让、拉克塔、嘎岛瓦、沙桑德拉、马友、布阿夫来、亚木苏克罗等省市,访问了农村、工厂、参观了咖啡、可可的加工过程,一路风尘三千里。然后坐下来认真商谈合作细节,为“保定村”选址。




  拉克塔市位于新旧首都中间,地处交通要塞。大家一致首选在这里建点建村。经过洽商,当地划出五个部落的一万五吉亩土地,出让给保定村,用于种植和开始。地虽然不象华北平原那么平坦,但毕竟是处女地,地上附着物归保定村支配。远远望去,巨树参天,绿浪绵绵绵,业内人士估算能出一百万立方米的优质木材。而非洲油木、拉到港口每立方米就能卖500万美元。对方说:这些都无偿归“保定村”,村长刘建军说:“要拿出30%的利润给农民补偿。”双方谈判不是争利而成了让利,欢声笑语,一派故友深情。

  代表团在考察中发现了许多诱人的合作机会,如去了解木薯生产情况时,发现当地人在生长的树上砍一截树枝插在地里就能活,六个月就长出木薯来,而用保定人做粉条的技术可以生产淀粉和食品;还发现布阿夫来市一个运输公司,原来的合作伙伴走了,银行又承诺贷款买车搞客货运输;在考察啤酒厂时发现已经预留的职位住房基金等待盖房,但还没找到建筑公司,一百套工人住宅,三十套管理人员别墅急等施工;马友市议长的六百公顷橡胶林急需上加工设备;村民要买谷脱粒机,城里要办造纸厂。同时缝纫、理发、看病等项目也都提出来了。就拿每天不可缺少的纯净少还要到几百里去拉,合人民币三十元1500克;大白菜三美元一公斤、西红柿七美元一公斤。就连一个雕刻粗糙的三十公分高的木刻人像也卖160多元人民币。比曲阳的石雕还贵。难怪人们说,阿比让的消费水平排世界前十名。一面是取之不尽的资源,一面是价高离谱的市场,可惜当地人“吃饭靠大树、穿衣一块布、穷国富制度、发展靠援助”,而贵族们不怕花钱,把物价抬上去了。从去年下半年,竟然逼迫美元在那里贬值20%以上。

三、走出国门,天高地阔

  保定代表团经过半个月的考察,达成了一系列合作协议:其中三个公司在当地着手注册,第一片土地已经种上了保定的六个品种的菜籽。选定了办公地点和常驻工作人员。近期又有人前往拉克塔落户“保定村”。村里需要采伐队、木材加工厂、家俱厂、制砖厂、建筑队、装修队、商店、饭店、理发店,需要造纸和生产矿泉水的设备;挖掘机、平地机、纸浆厂设备,脱谷机;服装厂、工艺雕刻厂、食品加工厂,客运、货运汽车和食品加工厂。市长还让我们建浴池和垃圾处理站,更需要种植玉米、蔬菜的农民。那里种的菜一年多收,30亩地就可能用十几个人,前面种、后面收,收了再种上,分不出几茬几季。而且雨水充足生长速度快。

  这不得不使人想到国内许多闲置的乡镇企业设备和剩余劳力;不得不使人想到山区那些事倍功倍半种梯田的农民们;不得不使人想到城时的下岗待业工人;他们还等什么?到科特迪瓦在那里种地以顷计算、采伐以片计算。您需要房基地吗?市长用手一指,“这归你”,第二天就办手续,连办营业执照、注册公司的费用都分方不取。2000美元就能注册时出口权,五年免税。

  在科特迪瓦还有一个世界上罕见的政策:叛军放下武器不但不治罪,还要优待安置。因此国家成立一个专门机构:“放下武器士兵安置委员会”,办公司如果录用他们,由世界和平组织支付工资。委员会主席已经答应给“保定村”一定的资金,前提是安置一批叛军士兵就业。盖房的砖虽然便宜了,由原来的一美元两块降到八块,但比保定的两角人民币一块还贵得多。乡镇企业的砖厂老板还等什么?在代表团所走过的地方,都有中国人开的诊所,解热镇痛片一美元一片。难怪那些中国的“专家”们说:“天天偷着乐呢!”可可、咖啡一公斤收购介才20多元人民币,而电费、水费只相当于保定市的一半。保定东风市场、大世界商场的摊主们还等什么?

在代表团离开的前一天,在首都阿比让举行了保定村综合项目签字仪式。中国驻科马大使(雄县人)高兴地对代表团说:“从两国友谊互补共利的角度,我们欢迎保定老乡来考察,更欢迎在这里干起来事来!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保定人到这里投资置业,只要保持保定人的勤奋,不会有一个人后悔,他们会很快取得长期居留权,成为新一代西非华侨。

  美丽的象牙海岸、友好的西非朋友、富足的自然资源、一流的生态环境、几内亚海湾在招手!拉克塔保定村在招手!先知先觉、捷足先登,如果您想“走出去“不妨从这里开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10 06:30:50 |显示全部楼层
保定人在非洲发现了什么




山峰 发布时间: 2007-04-13 16:00 光明日报


  河北省有个保定市,它位于该省中西部。在它两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1080多万保定人,其中农业人口超过80%。

  非洲有几十个“保定村”。其兴起和一位叫刘建军的人紧密相连。在担任保定市外贸局长期间,刘建军带领保定人多年开发非洲市场。他们创建的以农业开发为先导,加工业和贸易共同发展的“保定
村”,已在非洲获得可供经营的土地40多万公顷。保定人到非洲发展者已超过1.5万人。此举不仅使保定人在非洲获利颇丰,而且极大提高了保定在非洲以及全世界的知名度,有人说,“保定村”已成为中国在非洲的一张名片、一个品牌和一种思路。

  保定人在非洲都发现了什么?

  他们发现,非洲一些国家气候非常适宜发展农业。那里的农产品价格很高,白菜可以卖到一公斤2.6美元,大米一公斤1美元,西红柿一公斤10美元,一棵香菜就可以卖到人民币1元。

  他们发现,一个种菜的保定农民,一年下来居然能赚40多万元人民币;烧砖的保定师傅,到了非洲能享受到专家的待遇,在那里干4个月,每人能挣1万美元。

  他们发现,很多在中国卖得很贵的东西,在那边却便宜得惊人。腰果在我国20多元钱一斤,在那里基本上不花什么钱;加蓬盛产紫檀、桃花心木等木材,但大量树木却在山中自生自灭;赞比西河盛产鱼类,因缺乏冷冻加工技术,几乎无人捕捞。

  保定人因此尝试组建“保定村”,其模式就是为了避免以往中国人在国外单打独斗的状况,变“游击队”为“正规军”。他们为非洲带去了在中国看似平常,但在不发达国家却显得很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变国外打工为国外当老板,变输出产品为输出产业。有专家说,保定人的做法迎合了世界产业转移的规律,不仅在非洲可以推广,在亚非拉欠发达国家都有推广空间。事实上,在全球五大洲的38个国家,目前已出现48个“保定村”。

  我们注意到,在开拓国际市场的过程中,保定人不断洗涤着自身小农经济的汗渍,不断发现着自己需要增添的现代经贸气质。

  他们更加谨慎而精明,在选址上,他们避开大城市,到高速公路通达的中小城镇的边沿,申请一块土地用以种树、种菜、养殖。之后再扩展到建筑、开矿、木材加工、商贸、餐饮、橡胶、腰果、木薯棕榈油加工等产业。

  他们更加意识到责任,在非洲加纳的“保定村”中式牌楼两侧,他们写的对联是“背靠祖国,植根非洲,追赶世界;文化先行,义利兼顾,互利双赢”;他们注意为当地百姓就业和致富贡献力量。

  他们更加懂得法律的价值,遵守当地法律,并用法规保护自己。在构建海外“保定村”时,一般是先由政府同国外当地政府签订协议,动员中小企业带产业、带项目去海外合作,进而组织适应相关产业的农民或下岗职工前往所在国;也可以先和当地地方政府或酋长签订协议,最后由两国政府确定为国家间的协议。

  “保定村”,这是一群保定人的发明创造。它正好符合党中央根据我国现代化进程和当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提出的“走出去”的战略方针。占我国企业中大量的还是中小企业,“保定村”的可贵就在于树立了中小企业和能工巧匠组合“走出去”的好样板。

  可以肯定,“保定村”在“走出去”过程中已经有了许多至为宝贵的发现。但也同样可以肯定,仅仅把目光局限在当地环境和当前实践中的发现必然是有局限的。比如,我国中小企业在产品和市场研发上投入很少,因而很难树立自己的品牌和产品形象;又如,我国“2007年吸收外商投资工作目标”要求“引导外资投向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高端制造、研发环节,投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这其实是中国人在对外开放中的经验与教训。在这些方面,“保定村”是否也该换位思考并有所新发现呢?

  祝“保定村”在不断发现中走好。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10 06:31:11 |显示全部楼层
从商品走出去到农民走出去48个“保定村”创业世界五大洲
   


作者:      2005/08/08 15:00:15


  本报记者韩超实习生孟薇薇

  “告别乡亲,挥手太行,坚定信念,不再彷徨。迈步走向异国他乡,五湖四海播种春光,发展友谊,共富同强,心存祖国,造福异邦……”正如这首“国外‘保定村’村歌”中所唱,目前,河北省保定市已经有上万农民走出国门,在非洲、欧洲、南美洲等五大洲27个国家的48个“保定村”,开始了自己的创业。

  “小西红柿在国内是1元/公斤,在南非折合成人民币是52元/公斤,大白菜在国内是0.45元/公斤,在西非是32元/公斤,大米在国内是2元/公斤,在非洲是9元/公斤,红砖在国内0.12元/块,在非洲是1美元两块……”谈到为什么要带领众多的农民到国外去创业,“保定村”的创始人、保定国际商务会长刘建军首先一口气列举了这么一组数字。“一方面是国内的这些东西贱得离谱,另一方面是非洲的这些东西贵得出奇。再看看原材料市场,非洲的橡胶、棕榈等原材料也比国内便宜十几倍,而由于当地的加工业又十分薄弱,因此到当地做一些种植业和加工业,一定会有相当可观利润。”

  1998年8月,时任保定市外贸局长的刘建军在对非洲一些国家的考察时,专门到赞比亚河北岸的一个水草肥美的一个地方,看望了在这里生活的定州市吕家庄的老乡。“他们是当时跟随北京某建筑公司去修筑大坝的,后来看到当地种蔬菜和鲜花有潜力,就留下来种植,最早有100多人,由于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到当年年底该村几乎所有的青壮年都来到这里,保定人迅速增加到300多人,为了加强在当地的管理,他们就沿用原村庄的村委会的管理模式,即原来村子的村委会主任还是村委会主任,原来的党支部书记还是党支部书记。”当年年底,全村人均收入达到4万多元人民币。

  借鉴吕家庄的做法,刘建军从1999年开始,就先后到非洲、欧洲和南美洲等一些国家洽谈劳务输出事项,然后动员保定企业和农民参与对口国的种植、养殖、加工、餐饮、采矿和贸易等行业,变传统的出口商品为“出口农民”,让普通的中国农民到国际上“洋插队”。这种模式一经推出,就受到各国的普遍欢迎,人们亲切地称之为“保定村”。目前这样的村庄已有48个,有农民1万多人,分布在非洲、欧洲、南美洲等五大洲的27个国家。

  为了加强“保定村”的管理,一些村还制定了村民公约,选出了村委会主任。2003年,他们又在这些村子设立了党支部,刘建军还为“保定村”谱写了统一的村歌,“别看他们在国外,正常的爱国主义教育还是经常搞的,前些天,所有的村都在共产党员中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最近落成的蒙古国“保定村”6个项目中,天意达制砖公司已有来自易县和容城县的农民80多人,两个建筑工地先后安排定州市、曲阳县两地农民100多人。另外在皮革加工厂、旅馆、饭店等行业落户的“保定村”,农民达300多人。接下来的项目还有申请3万亩土地办农场、种小麦和蔬菜,承建总统府的扩建工程,发展矿业开采和打井等。这些项目全部实施后,就业的保定农民将高达1500人。

  易县牛岗乡台底村陈来会一家4口是今年4月到蒙古国“插队”务工的,他在砖厂当切砖工,其妻子给砖厂做饭。“在老家,我是贫困县里有名的贫困户,现在不一样了,我们一家一个月收入就是1万多元,干8个月我就可以回家盖新房,买汽车了。”他还在电话里告诉记者:“中国入世了,我们农民也应该和世界接轨,把眼光放远,才能多挣钱。”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10 06:34:00 |显示全部楼层
保定村出击非洲六国

刘建军二三事

  刘建军1996年上任易县县长的第一天便做了3件事:在县政府办公楼上边挂起“为人民服务”的横幅;在县电视台公布自家电话号码;在县政府大门外设立县长信箱。当时刘建军家的大门总是敞开着,有一次北京电视台到刘建军家采访,发现刘早上刚起床就有村民到刘家反映情况,刘建军习以为常,边吃早饭边与村民聊天。

  1998年上任保定外贸局长后,为了打开工作局面,刘建军开始学习商业知识,自称成为了官员、商人、学者的复合体。他所编著的《WTO与保定经济》一书,成为了保定市经贸系统入世知识培训的统一教材。

  关键词:保定村

  “保定村”就是以中国农村的模式,按照“政府引导、企业运作、产业拉动、避强就弱”的方针,在国外投资落户。每个村子规模不等,人数多的近400人,少的只有40来人,每个村都有经过民主选举的村支书和村主任,负责和当地政府签订项目,组织和协调村民的工作,解决纠纷以及为村民统一购买一些日常生活用品。用刘建军的话说,“保定村的模式就是为了避免以往中国人在国外单打独斗的状况,其战术原则是:变麻雀战为运动战、变游击队为正规军、变出口产品为出口产业。”在这个过程中,刘建军给自己的定位不是老板,准确地讲应该是“发起人”。

  □1998年至今刘建军在38个国家建立了48个“保定村”

  □数年来,已经有上万名保定人转变成“世界公民”

  □在非洲人民心里,他被6个部落联合加冕为“大酋长”

  相关数据

  根据国家发改委2005年12月公布的数据,目前中非贸易额从2000年的108亿美元上升到2004年的近300亿美元。目前我国已经在非洲49个国家建立了投资项目,总额超过10亿美元。其中投资比较集中的是南非、埃及、苏丹、赞比亚等非洲南部和北部国家,投资项目主要涉及加工制造、资源开发、交通运输、农业综合开发等领域。

  繁忙

  春节后将第N次赴非洲

  2005年圣诞节的前一天,记者来到坐落于保定市东风路上的保定市商务局。刘建军8点准时来到办公室上班。实际上,刘建军3年前从商务局局长的位置上退下来以后,就离开了政府序列,现在的他只是以保定市国际合作委员会主任的身份继续着他的梦想。

  记者进入他的办公室时他正在接电话,让你惊讶的是从这个操着保定口音的汉子嘴中吐出的世界各地的名字——科特迪瓦、马里、乌兰巴托、布宜诺斯艾利斯……

  惟一与他谈话内容相匹配的是办公桌前的那架地球仪。他告诉记者,自从年初花了1000多块钱从商场里搬来后,每当他陷入了对“国际化生存”的思考,他都会忍不住转动它,将思绪带向远方。

  60岁,本是一个老人在家颐养天年的时候,而对于刘建军来说,这样的生活还十分遥远。在他的日程表里,12月25日到北京参加中非商会第一次理事会;29日,北上的火车将把他带到二连浩特以至乌兰巴托,在西伯利亚的寒风中度过新年;中国农历春节后不久,他又将第N次赶赴非洲,在那些黑人朋友的欢迎声中筹备在6个国家设立“保定村”代表处。

  发现

  非洲国家暗藏巨大商机

  在上万海外保定人眼中,刘建军是他们的“刘局长”;在当地非洲人民心里,他被6个部落联合加冕为“大酋长”。刘建军之所以有这样的称号,都基于这样的事实:从1998年上任市外贸局局长到现在,他先后在全球五大洲、38个国家建立了48个“保定村”,7年来,已经有上万名保定人转变成“世界公民”。

  1998年2月,刚刚从易县县长调任保定外贸局长的刘建军即面临一个棘手的问题——发生在一年前的亚洲金融危机让保定市的出口降至只有1亿多美元。已在河北省小有名气的刘建军能不能带领保定走出困境?“当时也是给逼出来的。”7年后的今天,刘建军说。

  正是在这种压力下,通过实地考察和搜集资料,刘发现非洲等很多国家的市场暗含着巨大的利润空间,如非洲当地的红砖是一美元卖两块,中国的红砖是两毛钱卖两块。刘建军说,“保定村之所以能在这些国家获得成功,主要原因是带去了在中国看似落后、但在那些不发达国家却显得很先进的设备和技术,符合产业转移的规律。”

  1999年科索沃战争期间,面对巴尔干半岛的硝烟,刘建军给当时的“保定村”商人的指示是——有枪声不要进去,枪声一停,迅速进入!按照这样的指示,在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一次进入贝尔格莱德斡旋时,来自中国的物资迅速进入南联盟,从中获利1000多万元。

  扩张

  巴西保定村筹划已拉开

  目前“保定村”在国外获得可供经营的土地中,面积最大的马里达2000多平方公里;其次是俄罗斯阿巴坎项目,达500多平方公里;蒙古乌兰巴托“保定村”项目也达到了300平方公里。

  在记者拿到的关于“蒙古乌兰巴托项目意向书”中,在蒙古首都乌兰巴托东北部,正在筹备建立一个“保定村”,调研项目共17种,包括骨粉厂、轧钢厂、木材加工厂、装潢工程队等。刘建军向记者介绍,其中洗车一项,由于蒙古相关服务还十分缺乏,一个投资2万元的项目,年获利可达10万元。他认为这样的投资很适合目前中国农民的状况,按照企业运作的方针,农民的工资前几个月可以不发,作为飞机(火车)票的抵押,等工作一年后,照样可以获利不菲。

  刘建军解释说,“保定村模式目前并不适合到发达国家建立,海外就业的重点应放在上述地区的不发达国家和地区。”

  “虽然到非洲有政局动荡和劳务纠纷等不利因素,但就投资而言,对于中国商人还是一片处女地。”在刘建军心中,非洲无疑是一个重点。而在巴西筹划“保定村”的工作也已经展开。刘建军告诉记者当自己62岁从政协退下来以后,将在上述版图中选择一块精心栽培。“届时将雇人来经营,自己主要负责规划。100多年来,中国经过了洋务运动和民国初年两次移民浪潮,从现在到2010年,应该是第三次浪潮。”

  愿望

  关键是需要政府来支持

  作为当地农民“走出去”的带头人,刘建军也有自己的苦恼:“关键是需要政府支持,让这种模式的推动力是一个机构而不是我一个人。”

  在很大程度上,“保定村”模式的发展壮大带有很强的刘建军“能人色彩”,而由于目前刘建军已经不再担任政府职务,不能再以保定市外贸局局长的身份实施政府引导,“保定村”模式的进度已经有所减缓。“原来市里一年能出去2000多人,这两年都不到1000人。”

  刘建军曾向保定市政府申请成立一个由市领导牵头的境外投资合作领导小组,并设立专门的办公室,以政府的名义从事这项工作。在2005年初的市委文件中得到了初步认可。

  “以出国考察变国外攻关”,情急之下,刘建军甚至想出了这样的主意:提倡领导干部出国考察时,到一地时,要看细谈深,谈成项目办成实事,力争带动出境就业人数。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10 06:36:19 |显示全部楼层
在贝宁是没见过的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10 06:44:51 |显示全部楼层
多哥也没有啊。那48个国家是哪48个国家呢?

加纳的朋友问问是否有“保定村”吗?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10 06:57:33 |显示全部楼层
尼日利亚也没听说呀。怪了!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10 09:44:16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这些都是有偿新闻!!!

看了这些东西,我感觉是用钱买来的报道!目的就是赚那些想到非洲投资人的钱.我在广东一家媒体干了几年,虽没吃过多少猪肉,也见过不少猪跑 你只要出得起钱,报纸杂志就会帮你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10 11:20:56 |显示全部楼层
不会吧,这个也能骗人啊,中央电视台也会搞错??那在中国,不是什么都不敢相信了.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10 12:02:53 |显示全部楼层

CCTV又如何?

我看央视八成也被忽悠....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10 16:00:55 |显示全部楼层
妈的搁笔,这个什么都造假的万恶社会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10 18:00:43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几内亚比绍也没看到过,看看有几个国家有的,请大家来说说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10 19:53:17 |显示全部楼层

非洲华人网,为什么要拿个无效的电话和地址来晃点读者呢?

看到非洲华人网的管理员的这个热贴,我也从网上查了一下保定村的网站,我也看过了,网址是http://www.baodingcun.org.cn/index.asp,竟然还有“开始培训理疗人员”“招聘男性技工”?看来什么钱多赚哪,补充一下楼上对保定村的描述。刘建军还是中国中非商会保定直属分会会长吗?版主说的上述“事迹”与中非民间商会没有瓜葛吧?

另外,你们这个非洲华人网怎么也没有联系地址啊?只有一个greatbbi@hotmail.com的邮箱,好像不是太有可信度的样子哦,另外,在网站上看到多哥BBI公司北京办事处的联系方式上有同样的邮箱greatbbi@hotmail.com,但旁边有这个一个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广渠门外大街8号   电话:+86-10-58613423   传真:+86-10-58613422,这个地址很含糊哦,好在我知道这个8号是优士阁,可是竟然没有楼门号呢?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公司哦?还有,这两个电话怎么是空号呢?有点搞不明白,为什么要拿个无效的电话和地址来晃点读者呢?希望能看到有效的联系地址哦,我想不光是我,肯定有很多人想找你咨询些非洲的情况呢。

不过还是祝愿华人网越办越好,毕竟是免费为大家提供的平台哦,谢谢你们为非洲的事业默默的奉献。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本版积分规则

非洲华人网站版权所有 www.chineseinafrica.com
免责声明:非洲华人网所有帖子均由网友自行张贴,文责自负,其内容不代表非洲华人网的观点和立场,
版主及非洲华人网对其内容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原作者或其版权拥有人拥有版权/著作权。
如果作者来函不同意将其作品张贴在本论坛,版主会尊重作者的意愿取下其作品。
版主保留删除有损本论坛健康的帖子的权力。
chinaafrica
返回顶部